打造校企融合、行业参与、多方合作的AR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

发布时间 浏览量 3228 来源: 智维创意

一、建设基础


建设资源共享,集实践教学、社会培训、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 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,是新时代职业职业教育的要求, 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 育司在《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》 (教职成司函【2020】26号)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建设职业教育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,既是改革传统教学育人手段,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的迫切需要,也是强化教学、学习、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,有 效弥补职业教育实训中看不到、进不去、成本高、危险性大等特殊困难 的重要措施。 随着学校深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,加 快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,加快建设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, 成为我校内涵提升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重要任务,这也将高质量地提升我 校为相关专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的能力。


二、建设思路


职教司提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 导向,坚持科技引领,虚实结合;坚持育训结合,教学创新;坚 持一校一策,共建共享;坚持科学管理,规范考核。职业教育教 学的特色是突出真实的工作环境、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,培养和 锻炼学生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。当前的虚拟仿真实训基 地的建设过程中,解决三高三难问题,需要通过结合引入AR技 术来更好地实现虚拟仿真基地的建设要求。


(一)强调理论教学,无法与实际作业真正结合


引入基于增强现实/虚拟现实(AR/VR)技术的实景仿真 手段能与现有的教学内容互补,形成教学-模拟-实操- 复盘的闭环。


(二)所学课程与工作内容 脱节,受地域影响存 在差异


采用AR的手段让学生岗前熟悉实际工作场景,甚 至将本地企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形成实景实训仿真, 让本地对口专业学生提前学习和体验到以后实际 的工作场景。快速将学习的职业技能与未来就业 岗位关联,提高学习的目标感和学习效率。

(三)强调教学及流程模拟缺乏实训反馈及高效的考核方法


利用AR技术打造一套课后实训平台,由学生根据 实训教学具体内容的理解,编辑该学科的实训资 源库,将实训知识固化落实,还能够输出到AR眼 镜的数字作业系统上,对现场的实操起到流程辅 助的作用。

(四)实训环境面积及设备受限


打造一套便携的AR眼镜和远程授课系统,让授课 老师和试验员分区协同授课。试验员在实训区进 行标准操作示范,通过试验员头戴的AR眼镜,将 示范第一人视角画面通过网络直播到教室,让全 部学员在教室内就能看到实训区的环境和全部操 作后在进行训练,并制作第一视角教学微课。


三、建设目标


以培养优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产业为导向,积极关注行业的人 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数字孪生、5G等多方面技术产业升级发 展方向,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的切实需求。通过应用最新 5G+AR(增强现实)等技术,全方面提升教师实训课授课质量,学 生实训成果反馈,和人才培养与就业方向的关联度。AR实训基地将 充分发挥创新型技术应用优势:将作业流程培训和作业现场环境联 动起来;将教师授课的教室和试验员实训空间联动起来;将订单班 实训课程设计和实际就业工作内容联动起来;形成教—训—评—践 的人才培养闭环。通过多方努力,共同构建符合行业特色和学校特 色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,达到引领示范、辐射服务作用的国内一流 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。


(一)打造技术先进、教学多元化的AR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


多元化授课手段,提升授课质量,创新授课内容,将理论教学 和现场环境相结合,强化实际作业现场认知教育


(二)打造功能完善、实训高效化的AR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


学生学习实训过程可记录、可存档、可评价、可考核,强化实训反馈和成果


(三)打造校企融合、行业参与、多方合作的AR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


具备就业实践应用能力,赋予学生创造实训成果、实践就业具 体工作的能力,打造就业实践课题,与企业形成联动


(四)打造行业培训、竞赛平台及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联合管理机构


打造平台,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、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产学研 支撑能力提供支撑,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,为行业发展赋能